最美语文教师评选

滋兰树蕙暗香魂
——陕西师范大学首届“最美语文教师”杨映武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1-05-28     浏览量:   分享到:

    一、基本情况

    杨映武,男,汉族,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8届毕业生,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麦积校区工作,担任教师,正高级职称,教龄33年。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天水市2020-2023年领军人才”等称号。

    33年来,他一直奋斗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德育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对所教学科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业绩突出,在本地区和学科专业领域有较高影响和声望。新时期,他紧紧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中,为立德树人探索着一条新途径。

    二、主要事迹

    (一)天机可泄,小荷才露尖尖角

    多年前,他研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书,发现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他的智能有很大的关系。坦率地说,他对语文教育的敬重与痴迷,源于他对自己性格和智能的把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执着追求。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宽广的胸怀给了他宽容的品格;家庭生活的艰辛与磨难,磨砺了他执着坚韧的性格;长期的苦读与积累,养成了他敏感、直觉、善思的气质,而人生道路上良师益友,更给了他把握人生航程的动力和智慧……所有这些为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秦安县第一中学任教,成了本校最年轻的语文教师。教学以外,大多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单身宿舍里,不停地写教案,一学期下来,就是厚厚的两本,六个学期,就有了厚厚的一摞。同时和孔孟交谈,与老庄对话,倾听鲁迅的声音,敲打孙犁的窗户,到法国巴黎旅游,去英国伦敦观赏。埋头于书中,有品不尽的甘甜。什么为人的烦扰,处世的艰难,仿佛与他无关,倒是对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蕴有了更深的理解。三年后不仅送走了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而且因成绩突出一直留在了高三毕业班任教。不久,便在本县名声鹊起了。

    直到现在,他一直认为自己天生是当老师的料,和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从做学生起,一直担任班干部,常常帮老师带早操、改作业、批试卷,被同学叫做“小老师”。上小学时,还替老师管理过三个年级的三个班呢!现在想起来,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但真正下决心把这个职业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乐趣的,却是1995年调入天水市第一中学以后。

    感谢天水市一中接纳了他。麦积山的钟灵毓秀陶冶了他,伏羲庙的寻根问底启迪了他,杜甫的秦州杂诗熏陶了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一中以其博大的胸怀为他搭起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优秀的教育传统,浓厚的教研气氛,特别是领导的宽容品格与人本思想,让他感到了做人的自由与洒脱,做学问的坦然与宽松。长期的积累,终于如火山一般喷发出来,生命在钟爱的事业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如果说在此之前他只把语文教育看作是一种职业的话,从这时起就成了他生命的养料,成了他感情之河不竭的源,成了他生活中无穷无尽的享受。这里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件是他刚到天水一中不久,正赶上一年一度的校内优质课评选。校长让他出台亮相。他(当时他的人事关系还在秦安)迟疑不决地说:“我是打工者,没有资格参加。”校长抚摸着他的背说:“我让你亮相,证明你已是一中人了。”他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结果那堂以“情感拨动语文课堂的琴弦”为立意,以《荆轲刺秦王》《雨霖铃》《琵琶行(并序)》为教材的整合课,一炮打响。那天听课的老师很多,和学生坐了满满一教室,结果他得了第一名。校领导对他的评价是:在天水市一中历史上掀起了轰动效应。

    第二件还是公开课。那是1998年,他参加了“甘肃省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赛”。他应了“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执教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课前,他给学生印发了有关资料,指导学生阅读了《儒林外史》中的有关章节,课中应用音像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比较文本语言与音乐语言、图像语言不同的艺术魅力,体会文本语言艺术的精魂,结尾用《念奴娇•葛朗苔怀古》总结,结果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全省各地的老师索要他的教案,争着购买他的讲课录像带。欣喜之余,专家的评课却给他深深的震撼,专家们那宽容的品格,渊博的知识,特别是深厚的教育理论重重地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这个井底之蛙知道了井外的天地是多么浩大无穷,井外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动人。

    这是他工作以来第一次和专家接触,第一次聆听专家的教诲,第一次当面听到别人对他的课“品头论足”。然而,就是这第一次醍醐灌顶式的教诲,却促成了他人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的一次飞跃。

    (二)谋事在人,教育之魂在创新

    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名家言论,吸收名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开拓前进。由于他阅读的大多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书籍,因而在教育观念上难以扩展,在思维方式上难以突破,在教法上缺少灵活多变,个性难以张扬,他感到了困惑。恰在此时,学校和教育部给了他到吉林教育学院参加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机会。学习期间,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课,常常给他振聋发聩的震撼,令他激动不已,认为是有生以来职业生涯中一大快事。

    培训让他更新了观念,扩展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了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专家的引领下他不断否定自我,开拓创新。在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影响下,他关注更多是学生的成绩、教材课堂、应试习题等,视野狭窄,只知道中国古有孔子,今有于漪、钱梦龙等。学习让他知道了外国还有杜威、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国还有陶行知……明白了主体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的独立与依存,学会了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思维方式,觉悟了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就闪烁着文化光芒……经典一次次拨动着他心灵的琴弦,唱响着时代的旋律,把他这个井底之蛙提升到了现代文明的井口。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之大,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将在、永远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园地里执着追求,争取事业的更大成功,去写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爱的教育,修身正己才能育人

    中国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爱人。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爱学生是自己的天职。在教书育人中,老师要用耐心去教育学生,用细心去引导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不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用真心去温暖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自强的信心。他还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甚至就是对自己儿女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爱,让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爱,让他赢得了教育的熏陶;爱,让他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里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有一次,他所带班的一个学生在上学路上不小心被车撞了,摔断了胳膊,他一听到消息,就马上骑车赶往现场,亲自将这位学生送到医院,垫付治疗费,跑前跑后,帮这位同学治疗。因为爱,他往往就忘记了自己,自1988年工作到2012年,他一直代三个班的课,还兼任班主任工作。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他得了疝气,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有马上进行手术,而是坚持上课,有时上课时疝气发作,疼得他满头冒汗,但他还是轻伤不下火线,也从来没有因此向学校请假或要求减课,一直坚持到放假,但因为高三的一位老师请假,学校要他顶替这位老师补课,他慨然答应,直到补完课才去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学校开学了,他也拖着疲惫的身体按时上班了。

    (四)老马识途,阳关道上皆才俊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杨映武老师先后和苏小青老师、徐有祥老师、马义勇老师、宋劼老师、王佐军老师、谢黎老师、张会霞老师、杨霞老师、王婧老师、魏燕武老师、成维亮老师、辛阳老师教学相长,协同发展,并多次获得校级、县级、市级甚至国家级奖励:其中苏小青老师于2010年被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授予“园丁奖”荣誉称号。徐有祥老师在2009年4月,荣获天水市语文学科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11月,荣获甘肃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10年,荣获甘肃省第三届“创新杯”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师优质课二等奖。谢黎老师于2009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2009年荣获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6年,高中课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课二等奖。宋老师以突出的业绩晋升学校副校长。同时,杨映武老师还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依托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和团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含英茹实,研经敷文,且行且歌,上下求索,达己达人,素养植根,培根铸魂。

    (五)脱贫攻坚,默默做好答卷人

    在甘谷县第三中学精准扶贫挂职支教,为师生上示范课,为学生举办五场讲座;在武山县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中讲授专题“高考作文命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武山县第一中学为学生举办了两场讲座,为教师举办了一场讲座;在徽县第一中学举办讲座一场;为秦安县第二中学学生举办三场讲座;为甘谷、秦安、武山、清水、张川、金昌等,甚至新疆沙雅县一中、二中、三中带去先进教育理念,输送教育资源。

    (六)抗击疫情,青山一道同云雨

    在疫情期间,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他能积极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办讲座、上网课,还能与孩子、与家长进行实时互动,回复同学们的问题,给同学们布置小话题,并一一回复他们的留言,欣赏他们的学习成果、劳动成果及亲子互动的生动场面……这些都是一件件具体而微小的事,但都是生动有趣的事,没有佩戴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亲情教育的大帽子,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精心编写了一本“决战2020”的作文小册子,涉及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知识、心理调适、思想观念、意志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视为“战‘疫’教育”的理想读本。更为称道的是,小册子的专题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东方智慧”的部分内容和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的作文题目完全吻合,为高三学生带来了福音。

    (七)砥砺不懈,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水市一中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要你不断奋斗,就有幸福来敲门。在这里,他收获了很多幸福:33年来,他多次执教校级、市级优质课、观摩课,多次被天水市教科所聘为专家评审优质课和参与各类教学比赛活动,多次参与天水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工作。1994年9月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天水市教学新秀”,荣获“园丁奖”;1998年9月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8年10月,荣获甘肃省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2000年5月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骨干教师”;2000年8月,被天水市委评为“市管优秀知识分子”;2000年9月,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教学能手”,荣获“园丁奖”;2000年10月至12月,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参加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1年5月,被甘肃省委评为“陇原科教之星”,事迹在《甘肃日报》和甘肃电视台登载和播出;2002年4月5日至15日,在教育部中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成为省市新课程培训的骨干之一;2010年1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2011年8月荣获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指导教师一等奖”;2014年9月被天水师范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聘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2015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评为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2017年4月,被中国教育学会吸收为学会会员;2017年11月,论文《陶渊明的家国责任》,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7年学前教育、中小学、高等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4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中小学陇原名师;2018年7月被中共天水市教育局委员会评为2017-2018年度局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1月,论文《高考作文命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学前教育、中小学、高等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12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20年5月被天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聘为兼职教研员;2020年8月被中共天水市委聘为天水市2020-2023年领军人才;2021年3月被天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优秀兼职教研员”。

    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0多篇。近10年来,他主要致力于校本课程的研究和编写,独立编写出版了《中学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主编出版了《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宝典》。

    三、总结

    (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人的兴趣、爱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密切关系。从以上成长经历中不难看出,他将语文教育内化为自我生命的素养,把满腔热情全身心播洒在语文教育这块他所钟爱的百花园中,赢得百花争艳,芳香扑鼻,不断充实着自己的人生,体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二)积累、感悟,体验,内化

    没有积累就没有输出,没有感悟就没有创新,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求真,没有内化就谈不上发展。他如蜜蜂一般采撷着:读自然、社会、人生的无字书,读文学艺术,读教育论著等有字书;在情感的氛围中体验着,在理性的天地间思考着;在专家的点拨下反省着,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着;在实践中反思着,在研究中提高着。在语文教育的天地间,他执着地走着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走着一条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道路。

    (三)节肢动物——虾的故事

    虾与其它动物不同,到了秋冬,动物会冬眠,树叶会脱落,但虾却长出新壳换旧壳,因此,在其有生之年,硬壳永远不会限制其生长。一旦虾不脱壳了,其生存也就到头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面对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语文教育也必须像虾一样,经常脱壳创新,保持弹性,并不断汰旧换新,充满活力,避免机体的老化、僵化和硬化,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长盛而不衰。他的教育历程,正体现着这样一种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四)充满爱心的教育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