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星空(中国)开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9-11-28     浏览量:   分享到:

(通讯员:石燕  白海瑞    摄影:黄金雷  邬敏  张苗)11月22日至23日,中国人民大学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艳兵教授,南开大学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教授王志耕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易丹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怡教授等国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的学术名家应邀做客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长安学术”讲座,为我校师生分别做了题为《阿甘本论卡夫卡》、《“灰阑记”:从中国的元杂剧到西方现代剧》、《结构欧洲文化》、《参与性艺术的在地感知和日常实践》等四场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裴亚莉教授主持,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副院长苏仲乐教授及相关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此次系列讲座。

       曾艳兵:跟复杂的作家对话比较有意思

      曾艳兵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卡夫卡的研究历程,并从后现代的特点入手,为师生们展示了卡夫卡研究的多重可能性。从卡夫卡创作的童话特征,到卡夫卡作品对传统神话的消解,再到卡夫卡和本雅明、福楼拜等之间的影响研究,曾教授展示了他对一个经典作家多层次多维度的阐释方法,也为同学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借鉴和启发。他强调做理论研究需要以两三个经典作家为支点,实现理论研究的融会贯通,正如他所说:“跟复杂的作家、矛盾的对象对话比较有意思”,应把所有跟他相关的连贯起来做整体思考。

     接下来他以阿甘本研究卡夫卡的文本及其翻译为材料,从证据源于一种语言分析、法律与“法之力”、生命转型成经文三个部分讲起,从“土地测量员K”的身份问题及其内涵和隐喻,进而延伸到语言学、法哲学、法政治学、宗教学等广阔的人文科学研究领域,让师生们了解了阿甘本对于卡夫卡的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也感受到卡夫卡把文学作为祈祷方式的文学哲学观。

     王志耕:文学是有温度的

     王志耕教授围绕“灰阑记”的改编问题,讲述了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和中国古典戏剧“灰阑记”不同版本所揭示的不同的文化含义。从中国灰阑记的“生母”到《高加索灰阑记》“养母”的关键情节的改编,可以看到作品主旨的变化和区分:一、血缘伦理转换为友爱伦理;二、所有权管辖转换为契约管辖。这种主旨的变化正是古代文明和现代分明的区别所在。以此,王教授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文明和现代性的特征,并指出文学是有温度的,做文学研究应保持文学的立场。

     王志耕教授指出,文学研究分为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阶段,对于正在求学的学生而言,首先应扎实做好技术层面,用自己的专业产生影响力。他同时也像大家讲述了如何做比较文学研究,就是要找事实根据,发现东西方语境和文化变化的原因。他强调了做学问要立足文献讲道理,并将这一观点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讲座中,整场讲座引经据典、鞭辟入里,再加上他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在座师生得到了深深的共鸣和反响。

     易丹:“解构”欧洲文化

     易丹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名为“解构欧洲文化”的学术讲座。站着听讲的队伍一直排到了教室门口之外,现场不仅“一座难求”,而且气氛活跃。

     易丹老师此次演讲的主题本身就构成了对以往陈见的挑战。何谓“欧洲文化”(European Culture)?有无“欧洲文化”?我们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欧洲文化”一词?该词具体的所指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逻辑上环环相扣,直追问题的本源,其本身能够引人深思。讲座伊始,易丹老师结合自己旅欧二十余载的学术生涯,以及本人多年来对“欧洲一体化”这一探讨欧洲文化整体化的课题研究引入主题,从何谓“欧洲”?“欧洲”居于何处切入,着重从地理空间、历史沿革、地缘政治、文化认同等方面就“欧洲文化”的定义和定义本身的合法性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分析层层深入、陈述趣味横生。演讲的尾声部分,易丹老师引用昆德拉(Kundera)“从来未有一个文化上的欧洲”来回答了有无“欧洲文化”的问题,强调了何谓“欧洲文化”主要是一种文化想象,特别是“欧洲”以外世界对之想象的结果。之后,易丹老师将“欧洲文化”这一主题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他从民族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角度,就白鲁寻(Lucy Pan)等国外学者对“中国”一词与“民族”、“国家”诸概念之间的内涵指涉问题作了介绍,指出以其为代表的欧洲汉学家对“中国”的理解主要立足于“文明”(Civilization)的意义层面。

     在现场提问这一环节,易丹老师重申了“解构”这一概念的本质是“解放”而非破坏意义上的“颠覆”,它主要是一种挑战的姿态,同时也是对对象本身的“去蔽”。这一提醒很有意义。不仅对于同学们理解本次讲座,乃至对其理解整个后现代语境的文化精神颇有启示。值得注意的是,易丹老师以“文明”、“社会”(Society)、“哲学”(Philosophy)等词经由日文的“转译”从而指出文化在“意义的旅行”中所发生的的变异。这事实上是对其演讲主题的呼应:“欧洲文化”一词的误解同样离不开“意义的旅行”。另外,易丹老师还介绍了当代欧洲汉学家对中国古代佛教传播史以及佛教文本流变的研究。从“Sinology”到“China Studies”的变化反映了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认识上的演变。不独“欧洲文化”,“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也在变动。

     总之,易丹老师的讲座始于“欧洲文化”而不止于欧洲文化。中国眼中的“欧洲”、欧洲眼中的“中国”,至此相互参照、相互阐发,充分地显示了易丹老师对中欧文化的深刻了解。这一“居间”的跨文化立场是比较文学的本体立场,也对人文科学研究的走向深入颇有启迪。裴亚莉老师认为易丹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其对事物、对象乃至整个世界有着深刻的观察、体验和认知。本次讲座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张怡:参与性艺术的在地感知和日常实践

     张怡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参与性艺术的在地感知和日常实践》。作为国内关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理论学说的知名学者,张怡教授提到“场域”(field)这一布迪厄重要的理论概念与其报告主题“参与性艺术的在地感和日常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讲座的主体部分,张怡老师从前卫艺术不断开启他者领域、在地感知:境遇化的世界感、沉浸体验与公共参与以及在地感知和日常实践等四个方面就其演讲主题做了清晰的陈述和深入的探讨。在第一个方面的演讲中,张怡老师指出了两点看法:其一,前卫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美”(Beauty)和“美的艺术”(Fine Arts)发起了挑战,引发了学界和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重新思考。其二,前卫艺术本质上是对神圣艺术的解构,目的是邀请普通观众的参与。在第二个方面的演讲中,张怡老师强调了前卫艺术家对“在地感知”的推崇和对“境遇化”世界感的追求指向了媒介与“物性”之间的新型关系。媒介不仅仅是媒介,其在发挥媒介本身功能的同时还凸显了其“物性”。前卫艺术对“境遇感”的追求,事实上是对现代人“计算性目光”的反动,是对原始感知的呼唤。张怡老师着重以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ell)等大地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做了介绍和阐述。同时,她还指出这一艺术探索背后是前卫艺术家对西方文明固有的对自然与文明二元区分的反思。同时,张怡老师强调大地艺术的意义还在于其对消费艺术的批判。前卫艺术这一“陌生性”的崇高呼应了利奥塔(Lyotard)“崇高即是此刻”的观点,这种对于“现场感”的装置本身是对于艺术走向歧途的拯救。在对第三个方面的阐述中,张怡老师指出了前卫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方向相反,它是一种高雅文化与艺术的“沉降”。此处张怡老师指出:观众的参与行为不独当代艺术中有,事实上其与艺术同时发生。从前现代艺术中的“参与”到现代主义中的“媒介纯粹性”,再到极简主义等前卫艺术的“参与”,着重凸显的是身体和时间等多个因素的同时在场性。在对第四个方面的演讲中,张怡老师指出前卫艺术对建构新型艺术空间的努力:从回忆性空间到剧场性空间再到模拟性空间。无论是“未来主义之夜”在剧场中的举办,还是“超现实主义”的街头表演,二者都是有意识地将艺术置入日常生活。这种朗西埃(Rancière)“重新的感性分配”其意义就在于给人带来一种重新的生命感,而其本质是对艺术“事件性”和“偶发性”呈现的尝试,也是对建构一种新的审美共同体即关系美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