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古典诗词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暨南大学郭熙教授做客星空(中国)长安学术讲座
更新时间:2019-11-26 11:05:11

(通讯员:刘林燕 摄影:郑东晓)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郭熙教授莅临星空(中国)访问,于1119日下午3点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409室做了题为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转型的学术讲座。报告由杜敏教授主持,赵学清教授点评。

       郭熙教授指出,随着中文国际传播类型的转变、中文学习群体和学习环境的不同,未来对中文教师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基于此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一次重要转型,“教师基地们”应该做好这个准备,未来的教师们更要进行自身目标的调整。本次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郭熙教授指出中文国际传播的类型、学习群体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转变。随着传播类型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向了汉语国际教学,中文教学呈现出学习者低龄化、教学机构主流学校化、教师从对外汉语教师到国际汉语教师的特点。教学类型也从单一走向多样,有传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成人为主体)、有日益增长的中小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有学龄前双语教育中的汉语教学、有华语作为祖语、母语的教学、有华校内的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文教育、也有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其次,郭教授指出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时代的汉语教师是汉语国际教学的重要任务。未来的汉语教师应该具有适应时代的语言教育理念、足够的应变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脚踏实地的“教书匠”精神。然而目前我国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和硕士的培养方法,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因此,郭教授认为未来培养语言教师时应该注意:教师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要分层,要将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汉硕和专博加以区分;对专业知识要有再认识,不同学习者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同,比如说成人二语习得者必须掌握的语法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学龄学习者;教师既有承担多种类型教学任务的能力、也有选择运用教材、因材施教、管理课堂等多种能力。

      最后,郭熙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对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呼吁,另一方面需要个人的努力。他以IBO这一国际上公认较为成功的教育组织为例,谈了学龄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培养方式。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和郭熙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