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古典诗词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星空(中国)成功举办“当代艺术家进校园:在银幕世界中锻造人生”讲座
更新时间:2021-12-06 15:19:21

(通讯员:林兆文)2021年12月3日下午13:00至18:30,由星空(中国)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举办的“当代艺术家进校园:在银幕世界中锻造人生”讲座顺利开讲。本场讲座邀请了电影《柳青》的导演田波和总制片人王苗霞主讲。讲座由星空(中国)裴亚莉教授主持,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马聪敏教授、西北大学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张也奇博士、星空(中国)李雅琪博士担任与谈嘉宾。来自不同学院的5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到场与主讲嘉宾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精彩互动,现场热情高涨,讲座在云端同步直播。

 讲座伊始,师生们共同观看了纪录片电影《柳青》。裴亚莉教授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们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通过了解两位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深入分析电影《柳青》,探讨文艺如何为人生、为人民服务的讲座主题。

 接下来导演田波与其妻子王苗霞分享了从半路出家到逐渐成长为青年电影人的人生实践,深情讲述了电影《柳青》的制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不已。田波导演从与妻子王苗霞的第一次合作谈起,正是由于对于电影的热爱,两个普通的大学生最终克服了技术、资金、市场、题材等现实障碍,走上了电影创作的正轨。耗费了六年心血筹备的电影《柳青》见证了自己和妻子对电影的深厚的感情,拍电影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全部,以至于变成了他们的信仰。谈及电影《柳青》就像是当今时代里的“另类”,田波导演感慨这是一个很孤独的作品,一次孤独的创作体验和旅行,但同时它体现了自己一直坚持着的美学追求。陕西这片文化厚度极其深广的沃土孕育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人民艺术家,在环境的熏陶下,田波导演极其崇尚像柳青、路遥那种热爱艺术、热爱普通人、热爱底层的人民的知识分子,而电影的存在意义便在于呼应黄土地上那些同样孤独而又伟大的情感。正因如此,田波导演指出《柳青》这部电影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也是拍给知识分子看的。从山沟成功走向大众的视野,田波导演始终走在一条道路上,即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唯有用自己的才情与激情去感动别人,让别人来支持自己的梦想,纯粹地为理想付诸行动,这样我们便能创造出不凡,每一天都会觉得踏实,我们的存在就会有意义。

 随后王苗霞制片人讲述了她与田波二人相互扶持,从大学到现在近十六年不懈追求电影梦的人生历程。在这段被质疑与挫折填充的“创业史”里,从“自封”导演与制片人到真正被别人所需要,两位青年电影人始终怀揣着对电影的喜爱与热情,始终坚持用镜头记录着农村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民对命运的挣扎与对希望的追求,这些正是源自他们都共同追求着一样的东西,那便是通过影像呈现出来的真善美,以及通过影像呈现出来的勇敢与执着的朴素情感。此外,王苗霞制片人借用了陕西著名编剧芦苇老师的四字箴言“逆行登高”,给即将走向人生的同学们鼓劲打气,希望给大家传递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服输的信念与勇气,永远坚定自己的梦想,不辜负自己、坚持自我才是对所有人的报答与回馈。

 其后进入嘉宾与谈环节,首先发言的是马聪敏教授,她高度赞扬了电影《柳青》的艺术价值及魅力,并被导演与制片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两位珠联璧合的青年电影人始终保持着回归初心的顽强的人生姿态及艺术创作的姿态,更赋予了电影《柳青》深厚的力量。电影《柳青》中所表现出来的,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艺术家的命运以及一个对世界和生活有悲悯心的一个人,它牵动了我们最深沉的情感,并内化到我们的世界当中。

 张也奇博士则代表读者群表达了希望推广电影《柳青》,让更多人看到好电影,使电影爱好者与之保持长久的互动的需求。另外,张也奇博士站在十七年文艺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了两位青年电影人在当下仍愿意去审视柳青这样一个能动的、没有脱离历史的人的可贵之处。

 李雅琪博士首先提出了创作者与被创作者的同构问题,影片中马葳的形象中藏着王苗霞老师的影子,并从艺术电影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肯定了青年电影人对电影创作的爱与付出。同时,她还倡导大学生及电影爱好者用脚投票,走进电影院鼓励、支持艺术创作者。

 最后进入学生与嘉宾交流环节,现场热情高涨,长达四个小时的精彩互动在赠书活动中圆满地结束。

讲座剪影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